疫病知识
联系我们
  •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郁金香街573号
  • 电子邮件:rabies@sina.com
  • 联系电话:0431-80887698
  • 邮  编:1301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疫病知识» 猪瘟知识

猪 瘟 知 识 介 绍

作者: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 2018-04-23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需报告的疫病(notifiable disease)。该病以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出血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猪(包括家猪和野猪)是唯一的易感宿主。由于国际生猪及猪产品贸易持续增长,养猪业已经成为全球畜牧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蛋白来源。随着饲养规模的进一步提高,猪瘟也就成为了全球养猪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饲养量超过全球的50%,但猪瘟仍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重大传染病。

1.猪瘟的历史

1.1猪瘟的起源猪瘟以前叫猪霍乱(hog cholera),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次暴发和确认,在1833-1845的13年间美国出现了10起暴发,但这十几次暴发彼此距离相隔很甚远,没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说明起源的初期,猪瘟传播和流行十分缓慢。1846-1855的10年间美国各地发生了90起以上的暴发,此后,猪瘟在美国广泛地传播,并迅速成为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家畜疫病。直到1961年美国批准全国实施猪瘟根除规划时,猪瘟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猪病。1862年猪瘟从美国传播到英格兰,于1887年再从英格兰传播到欧洲大陆。1899年南美洲和1900年南非首次出现猪瘟。1917年纳米比亚报首起猪瘟疫情。在亚洲1909年日本首次发现猪瘟病例。有关中国猪瘟的起源无确切记载,也没有资料记载猪瘟在我国的流行历史,但是东南大学于1925年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治该病。1945年在石家庄解放区分离出石门毒株。 1951年用石门毒株和其他分离毒株成功地研制出了结晶紫甘油灭活疫苗,并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使用,迅速控制了疫情。1954年又成功地研制出“54-Ⅲ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1.2 慢性猪瘟的出现猪瘟通常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点,但上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均出现了一种发病缓、致死率较低的慢性或非典型猪瘟,往往表现出持续性感染的特征,病原分离鉴定表明,非典型猪瘟主要由低毒力毒株引起。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在许多省出现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流行,也称“无名高热”,多呈散发,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程较长,病理变化也不典型。发病初期一般多呈鼻镜干燥、便秘、停食或减食、外表瘦弱。体温多在40℃左右。有的四肢下部和腹下可见皮肤紫色出血斑。病程长的仔猪多出现耳尖和尾尖干性坏疽,有时坏死脱落,俗称“干耳朵”和“干尾巴”病。非典型猪瘟流行的猪场常见体温正常,但生长迟缓、消瘦的猪只,感染猪反复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虽然无大规模死亡,但病死猪也零星地不断出现;种猪表现为受孕率下降,繁殖率低,出现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80年代后,我国猪瘟临床表现继续出现新的变化:持续性感染、先天感染、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免疫耐受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日渐增多。

2.病原学特征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除此之外,该属成员还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es 1,BVDV-1)和2 (BVDV-2)、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三个成员,以及一个暂定种长颈鹿瘟病毒(Pestivirus of giraffe)。病毒形态呈圆形、有囊膜,直径40~50nm,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内含单股正链RNA基因组。病毒核酸长约12300个核苷酸,包括一个大的开放读码框架,编码389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该前体蛋白在合成过程中不断被病毒自身编码的或细胞的蛋白酶水解为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猪瘟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干燥、紫外线和脂溶剂均敏感,其耐热抵抗力随介质材料不同而不同,细胞培养的病毒60℃10分钟可灭活,而脱纤血中的病毒68℃30分钟却不能灭活。病毒在pH5~10可以保持稳定,但pH值低于3和高于11时迅速灭活。2%氢氧化钠是常用的环境消毒剂,其他消毒剂,如次氯酸钠以及酚类化合物等对杀灭猪瘟病毒也十分有效。但是排泄物和组织中的猪瘟病毒抵抗力很强,如粪便中的病毒在20℃可存活2周,4℃可存活6周。猪肉及腌肉制品中病毒可存活数月,因此猪肉制品检疫不严格是引起猪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CSFV可在猪肾细胞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细胞生长,不过常用的是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和SK-6。病毒在胞浆内增殖,不产生细胞病变。除兔化弱毒疫苗可以在兔体增殖外,CSFV不在其他实验动物生长。由于RNA复制过程中无校正功能,所以CSFV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变异,目前可分为3个基因型11个亚型。根据致病力的不同可将猪瘟病毒分为高、中、低3种不同毒力的毒株类型。猪瘟病毒抗原性比较保守,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基因型间有很好的抗原交叉,与BVDV和BDV也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应用单克隆抗体可以将不同毒株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表明存在抗原差异,这种抗原差异主要源自E2和Erns蛋白上抗原表位的结构变化。

3.流行病学猪,包括家猪和多种野猪是CSFV唯一的易感动物,同时也是病毒传播宿主,各种年龄均可感染。牛偶尔可以感染,但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其他动物均不感染。该病无季节性和地域特征,只要有易感猪存在,病毒传入后均可造成暴发流行。野猪是CSFV的自然宿主,是欧洲家猪的主要传播来源。健康带毒猪,特别是带毒种猪是病毒的贮存宿主。在我国,持续性感染的种猪和先天感染的子猪是CSF传播的首要传染源。发病猪可通过鼻咽分泌物、精液、尿液以及粪便排毒,所以病猪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病毒的重要来源。与感染猪的直接接触,与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用具和运输工具以及工作人员穿戴的衣物鞋帽的间接接触、喂食病毒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注射时不换针头、饲喂病毒污染的泔水等都是传播猪瘟的重要途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猪肉制品中病毒可存活数月乃至一年,这是病毒通过贸易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宠物、鸟和节肢动物可机械性地传播病毒并引发疫情。母猪怀孕期间感染猪瘟病毒,特别是有一定免疫力的母猪,或感染中、低毒力毒株后,如果不出现严重发病死亡,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先天感染,并因此引起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先天感染胎儿出生后至断乳期,往往发病死亡率较高。如果不发病死亡,这种持续性的先天性感染仔猪可出现生长迟缓,即成为所谓的“僵猪”,这些带毒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可随时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播来源。由于母猪的持续性感染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仔猪的先天感染往往零星发生,不会引起大规模疫情所以容易被忽视。在意识到需要实验室确诊时病毒已经在猪群或整个猪场存在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这一现象在中国比较普遍,是中国猪瘟仍然广泛流行和成为地方流行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种猪的持续性感染和仔猪的先天感染在猪瘟流行病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感染导致的亚临床感染增多,以及活猪及猪产品国际贸易的增加,猪瘟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跨境传播动物疫病,这使得猪瘟控制与根除更加困难。

4.临床与病理变化感染猪可表现出急性、亚急性、慢性、持续性和潜伏感染,这些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既与毒株有关,也与宿主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毒株毒力、宿主种类与年龄、感染时机、宿主的免疫状态。如果毫无免疫力,各种年龄的猪感染后都发生严重的疾病,毒株毒力高则病情重,死亡率高,毒株毒力低则发病轻,死亡率低。强毒株引起典型发病(急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包括高热稽留,常超过40℃,食欲减退或废绝,先便秘后拉稀,皮肤和粘膜点状出血,特别是耳尖、四肢、下腹部和尾巴出现特征型斑点状或片状蓝紫色出血斑,眼屎和结膜炎,扁桃体、会咽软骨、胸腹腔浆膜、肾脏表面、膀胱粘膜等针尖状出血,脾脏肿大梗死,淋巴结水肿,切面大理石状,回肠及回盲瓣钮扣状溃疡。急性感染多于发病后1-3周死亡。亚急性感染通常由中等毒力毒株引起,临床症状类似急性发病,但严重程度有所降低,病程明显延长,死亡病例多见于发病一个月后,而且死亡率减少,一些发病猪能康复,不过常见生长迟缓。低毒力毒株通常引起慢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此外,有一定免疫力的猪只感染中、强毒力毒株后也可出现慢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特别是成年猪和种猪感染后往往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部分母猪可出现繁殖障碍,仔猪感染后常出现生长迟缓并因此成为“僵猪”,病程可长达数月。

5.诊断典型的猪瘟暴发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现场解剖进行初步诊断,但是在临床和解剖上容易与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和猪丹毒等疫病混淆,需要注意鉴别,所以最后应该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亚急性、慢性和持续性感染往往具有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变化,此时,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抗原检测、分子检测和分离鉴定。不实施免疫的国家或猪群如果发生猪瘟,也可以检测特异抗体进行诊断。抗原检测的常用方法是采集扁桃体,触片后进行荧光抗体或免疫酶染色检测,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制作病理切片,然后进行上述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测。分子检测主要方法是RT-PCR和荧光定量PCR。上述抗原和分子检测方法在国际上普遍使用,是国际公认的标准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在中国也普遍使用,适合于省市级兽医诊断实验室。猪瘟特异抗体检测只用于非免疫猪群,该方法在猪瘟非免疫国家常用,同时也是国际贸易指定的检疫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猪瘟强制免疫,所以抗体检测诊断猪瘟在我国并不可行。病毒分离鉴定需要较高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必须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不适合于省级兽医诊断实验室开展。病毒分离常用细胞是PK-15和SK-6,由于不产生细胞病变,病毒是否生长需要通过荧光抗体或免疫酶染色进行检测或进行分子检测。由于CSFV于BVDV和BDV存在抗原交叉,而后二者又可感染猪,因此,抗原检测诊断猪瘟时必须注意鉴别,以免造成假阳性。用多克隆抗体不能鉴别,所以应该使用CSFV特异的单抗进行荧光抗体和免疫酶染色。此外,疫苗毒免疫后可以在猪体存活2~4周,所以对刚实施猪瘟免疫的猪场进行实验室诊断时需要鉴别强毒和疫苗毒。

6.免疫疫苗免疫是控制猪瘟的基本方法,在有猪瘟流行的国家普遍采用。灭活疫苗早已被淘汰,现在实施猪瘟免疫的国家均使用弱毒疫苗。许多国家猪瘟免疫属于政府强制性措施,在我国猪瘟也属于需要强制免疫的疫病,主要采用我国上世纪50年代自主研发的兔化弱毒疫苗54-Ⅲ系(HCLV,国外叫“C”株),该疫苗经兔体传代致弱,几乎没有毒力,遗传性状十分稳定,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性最高、免疫效力最好的毒株。制定和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猪瘟疫苗免疫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此外,疫苗的免疫效果还受抗原含量(滴度)、母源抗体、机体免疫状态、是否存在交叉感染和潜伏感染以及冷链运输和保存等的影响。如新生仔猪通过母乳获得的母源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持续性感染以及先天感染也可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程序首要考虑的是本场疫病流行本底,特别是监测本场是否存在猪瘟病毒的潜伏感染,即种猪的持续性感染和仔猪的先天感染。其次还要调查是否存在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流行,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病等。对于没有猪瘟流行的猪场,必须坚持种猪的常规免疫和产前免疫,在制定仔猪免疫程序时,不能照搬其他场的做法,应该并根据本场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自己场仔猪的首次免疫时间,通常选在仔猪母源抗体水平显著降低时的日龄作为第一次免疫时间,5周以后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以后,还应通过抗体水平监测确保较高的有效免疫保护率;对于有猪瘟流行的猪场,在实施上述免疫程序和免疫监测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猪瘟病原监测,坚决淘汰感染阳性猪,和免疫抗体反应低下的种猪,杜绝自身的传播来源。

】【返回
  • 网站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技术服务 | 联系我们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郁金香街573号 联系电话:0431-80887698 邮编:1301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 京ICP备10039560号-5 版权所有